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务人员职业操守   党史姓党 立党为公 服务大局 育人资政       深学博研 素质提升 德才兼备 一专多能       唯真唯实 铁卷铁证 创新创造 立言立行       勇于担当 逢先必争 尽职尽责 尽心尽忠       光明磊落 浩然刚正 崇尚科学 弘扬新风       遵纪守法 明礼坦诚 清正廉洁 自警自重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和谐共处 理解宽容       见义勇为 驱邪扶正 家国天下 繁荣昌盛
党史天地
党史人物
寿松涛
发布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1日  浏览量:

  点击浏览下一页          

寿松涛,原名寿朝法,曾化名陈逸庵、寿乐成。1900年11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里坞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寿松涛在村里上学。
1917年秋,寿松涛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秋,寿松涛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新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秋,寿松涛从一师毕业,担任小学教员。他常和进步教师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他对黑暗的社会制度和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愤慨不平,因而改名松涛,以示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决心。1924年秋,他阅读了原一师同学、共产党员李文恺自广州给他寄来的《共产党宣言》和关于十月革命、中国土地问题、开展工农运动的小册子后,受到很大启发,燃起了他革命的火花,自学地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6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寿松涛根据党的指派,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6年10月,寿松涛根据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常务委员宣中华的指示,参加筹建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诸暨县国民党党部,被选为组织部长。向广大青年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共产党员。11月,中共诸暨县城区党支部成立,寿松涛任组织委员。年底,他又在里坞底村建立了全县第一农村党支部。1927年6月,寿松涛在南乡光福寺主持建立了党的南乡区委,并被选为组织委员。11月,诸暨县成立,寿松涛任军运部长。在1928年2月的县临时党代会上,他当选为中共诸暨县委书记。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他和县委成员努力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仅半年多时间,全县10个区有9个区建立了区委和一些党组织,发展党员200余人,并掌握了10多支枪。1929年9月1日,在白峰岭召开的诸(暨)、义(乌)、浦(江)3县党员会议上,成立了诸义浦革命委员会,寿松涛被选为革命委员会主任。决定9月7日举行暴动。因叛徒告密,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寿松涛也失去了组织关系。1930年后,寿松涛化名陈逸庵,辗转各地,继续寻找党组织。
1936年10月,寿松涛到了西安,通过友人帮助,先后担任《南京民报》发行部主任和《工商日报》编辑。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2月,寿松涛通过西安红军联络处,与毛泽民、钱之光等同志取得联系,接上了组织关系。1938年1月15日,寿松涛赴陕北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个革命大熔炉中,他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领导同志的报告,勤奋学习革命实践,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为指导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8年2月,在这关键时刻,寿松涛向彭司令汇报,请示处理意见;自己亲赴永北,指挥新四军游击支队独立第一大队,安定地方,扩大武装。彭司令员得知永城的情况后,肯定了寿松涛的决策,并派副司令员吴芝圃带一个主力团回到永城,与独立第一大队会合,稳定永城的抗战局面。1939年6月10日,永城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徐风笑任县长。寿松涛积极扩编地方武装,组成1万余人的永城自卫军。仅1939年成建制地动员青年参军人数即达5000余人。新扩编5个地方独立大队,还输送地方一个团的武装升编为主力,200多名青年干部到新四军游击支队工作。1939年秋,寿松涛受党中央和河南省委派遣,奔赴豫东,到国民党军宋克宾部作统战工作。被任命为保安第三总队司令兼永城县长蔡洪范部的政治部主任,是我党派驻蔡部的正式代表。1941年1月,新四军第四师进行整编,永城独立团上长为主力,编为第六旅新十八团,寿松涛任团长。4月,反顽斗争进入最困难阶段。寿松涛奉命率三十五团于5月中旬转移至皖东北地区,执行巩固老区开辟新区的战斗任务。
1941年夏,寿松涛调任抗大四分校高级班指导员。11月调任淮北军区民兵训练处长。1942年夏,调任军区农救会武装部长。1942年秋,苏皖边区取得了33天反“扫荡”胜利后,为迟滞反共军东进苏北和北上山东,扼守顽军东越津浦路的大门,并为尔后恢复津浦路西根据地创造良好的前进阵地,淮北区党委决定派寿松涛前往萧县、宿县、铜山、灵壁地区,任命他为中共萧县委书记和萧铜总队政治委员。1944年冬,在抗日战争处于胜利反攻的形势下,党中央华中局确定了向东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寿松涛奉命加阔别多年的浙东敌后开辟新区。1945年4月,组成浙东路西县委和县政府,他担任县委书记兼县长。1945年8月中旬,正当寿松涛率部队进军浦江,与日伪作战之际,日军无条件投降,路西抗日根据地一片欢腾。9月,寿松涛奉命率路西县武装及部分地方干部编入金(华)萧(山)支队,并担任支队参谋长。同年冬,寿松涛调任新四军第十二旅兼华中第八军分区副政委,八地委委员,重返豫皖边战斗。1946年12月,豫皖苏区党委委员、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7年夏,寿松涛根据豫皖苏军区党委的指示,和李浩然率领三分区主力第三十六团和直属队一部挺进涡河以南,消灭国民党武装和反动政权,开辟新区,建立民主政权。1948年11月,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拉开序幕,根据上级指示寿松涛立即作出部署,主持成立了三分区淮海战役支前指挥部,他担任总指挥。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豫皖苏三分区全境解放。
1952年冬,苏南与苏北合并,建立江苏省人民政府,寿松涛调往交通厅任厅长。1953年夏,寿松涛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调任刚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55年春,国务院决定华东航空学院改名西安航空学院,迁往陕西。1956年暑期,他带领3千余名师生员工,顺利地迁往西安。19957年10月,西安航空学院和西北工学院合并,改名为西北工业大学,寿松涛任校长兼党委第二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寿松涛遭受迫害,在被错误批判期间,突发急性白血症。1969年1月20日,他与世长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陕西省委正式作出了为寿松涛平反昭雪的决定,为他恢复了名誉,肯定了寿松涛卓著的历史功绩。在骨灰迁放仪式上,西北工大党委再次给寿松涛以很高的评价:“寿松涛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无产阶级的忠实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奋斗到最后一息。
 

上一篇: 沈东平
下一篇:吴芝圃
豫ICP备12019704号 联系电话:03703288512 电子邮箱 sqswdsbyk@163.com
中共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技术支持:商丘亿博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