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务人员职业操守   党史姓党 立党为公 服务大局 育人资政       深学博研 素质提升 德才兼备 一专多能       唯真唯实 铁卷铁证 创新创造 立言立行       勇于担当 逢先必争 尽职尽责 尽心尽忠       光明磊落 浩然刚正 崇尚科学 弘扬新风       遵纪守法 明礼坦诚 清正廉洁 自警自重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和谐共处 理解宽容       见义勇为 驱邪扶正 家国天下 繁荣昌盛
党史天地
编研成果
抗美援朝运动在商丘
发布人:佚名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浏览量:

 

 

 



一、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19日晚,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商丘地区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组织和平签名运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地委成立了和平签名运动委员会,商丘党政军民及社会各界踊跃参加和平签名运动。8月16日,地委在前阶段组织签名的基础上,又发出了继续开展和平签名运动的通知,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和平签名运动委员会,设立签名站。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全区从城镇到乡村很快形成热潮,至9月底,全区签名人数达164992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3%强。

点击浏览下一页

  开展时事宣传教育。1950年10月17日地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按照中央和省委指示,对全区人民普遍进行一次时事宜传教育,“上一次大课,使他们懂得日前世界大势,懂得帝国主义必须加以反对、加以打倒。”各县(市)成立了抗美援朝分会,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党、团员带头,采用土广播、黑板报、幻灯、戏剧、秧歌和代表会等多种形式,结合镇反、土改复查等工作,将时事宣传教育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为使干部首先得到提高,地委于1950年11月27日制定了在职干部理论政策学习计划,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学习时事政策。这次有计划有领导的时事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鄙美、仇美、恨美的思想,增强了战胜美帝国主义的信心。

  建立宣传网络。1951年2月1日,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地委发出在全区建立党的宣传网的通知,要求在城市和已土改的县、区,在三四个月内,正在土改的县、区半年内普遍建立起党的宣传网,并形成固定制度。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设立报告员,支部设宣传员,组建群众性的宣传队伍,使之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4月5日,地委又发出建立宣传网的补充通知,进一步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宣传网的工作,放手在普及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和土改复查运动中挑选和发展宣传员,并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提高。到1951年6月初,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报告员240人,宣传员4341人,群众宣传队伍579293人。他们深人工厂、街道、农村,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宣传。如组织开展“三挖三比”(即打倒地主挖蒋根,打倒恶霸挖美根,打倒美帝挖祸根;过去比现在,前方比后方,战争比和平)活动,召开控诉会,回忆对比会,组织群众写慰问信、送慰问袋等,有力地推动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至1951年6月5日,共召开控诉会2755次,受教育人员302498人;回忆对比会1590次,受教育人员72000人。仅1951年3月上旬,全区就写慰问信1430封,送慰问袋1855个,捐献慰劳品13167件。

  组织盛大的示威游行。1951年3月25日,地委发出关于普及和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教育的指示,提出要把抗美援朝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求不论城市和农村,都要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组织群众进行示威游行。据不完全统计,1951年4月份,全区大小游行示威51次,参加群众350599人。尤其是1951年五一节这一天,规模盛大,从七八岁的少年儿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拿着红旗,高喊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走上街头。全区参加示威游行的人数达1494482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7%,参加村数10851个,占全区村庄总数的近92%,把抗美援朝宣传运动推向高潮。

  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在地委“条条道路通抗美援朝”的口号下,全区各行各业掀起了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的热潮。睢县青年团员陈某,为了表示打垮美帝、坚决抗美援朝的决心,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保家卫国”4个大字。在他的爱国热情鼓舞下,全县青年纷纷要求报名参军。1951年6月份前全区先后有4523人参军,学生参加军事院校的有806人。在参军中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参军的动人场面。据1953年战争结束时统计,全区申请赴朝参战的有26004人,其中运输驾驶人员213人,经严格审查实际赴朝参战的有12495人,运输驾驶人员201人。这些英雄的商丘儿女在前线英勇作战,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二、贯彻“三大号召”

推动抗美援朝运动深入开展





  商丘人民积极响应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烈军属”三大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运动。在地委统一部署下,1951年6月15日前后,各县(市)抗美援朝分会召开了抗美援朝分代表会或各界代表会,传达贯彻“三大号召”精神和要求,订立爱国公约,厉行增产节约;开展捐献活动;做好优待烈军属的工作。

点击浏览下一页

  订立爱国公约,厉行增产节约。1951年3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普及爱国公约运动》的社论。中共商丘地委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群众要求,适时引导,在全区推广订立爱国公约活动,并把增产节约作为爱国公约的主要内容。至1951年5初全区普遍都订立了爱国公约。6月,“三大号召”发出后,各阶层群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由乡到村、由街到组,由村和组到户,又进行了重订、修订和补订,使公约更加切实可行,随之地委和各级党委、政府对爱国公约进行了检查和总结。1951年12月15日,地委召开扩大会议,对增产节约运动又进行专门研究和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努力完成并争取增产节约10.91亿元(旧币,下同)和增产粮食6999.35万公斤的任务(在1951年12月24日召开、翌年1月2日作总结的地委扩大会议上,把增产粮食的指标修订为1992.85万公斤,争取达到抗日战争前的水平),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建设的新思想,以增产节约为荣,以贪污浪费为耻。为更好地组织领导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专直成立了由地委书记郑华任主任的专区增产节约委员会,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增产节约委员会。同时强调这次增产节约运动以国营贸易、工厂、企业、财粮部门及专直机关为工作重点,各级各部门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增产节约计划。1952年增产节约运动继续开展。为了给农业增产创造条件,3月至5月上旬,全区组织民工15万人,分别对淮河支流包河、沱河、王引河、虬龙沟等进行疏通治理,完成土方325万立方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当年10月,地委在安排冬季工作时着重强调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把它作为三大中心任务之一(其他两项中心是土改复查,民主建政和建党)。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1952年粮食总产达到84.267万吨,比1951年的78.512万吨增产5.755方吨,比战前1936年的61.7万吨增长36.6%。

  开展捐献活动。为支援抗美援朝前线,地委号召全区人民在增产节约的基础上,开展捐献活动。

  为保证捐献的顺利开展,各县(市)都成立了捐献委员会。商丘地区捐献的奋斗目标为9架战斗机,计135亿元,后调整为143亿元。各县(市)采取自报的办法,并要求半年内完成。1951年10月初地委召开各县(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对各县(市)的自报认捐数目进行了调整,后各县(市)又调整了区、乡的认捐数。截至1951年12月13日,全区实际捐献了151亿多元。1953年战争结束时,全区人民捐献款项达176亿多元,可买11架战斗机。

点击浏览下一页

  做好优待烈军属工作。为了做好优待烈军属工作,在地委和专署领导下,全区开展了群众性的优抚运动。各县(市)和绝大部分乡都建立了优抚委员会。在优抚工作中,尤其重视对农村烈军属的代耕问题,调整了“乱点兵”或“临时摊派”的无序作法,逐步实行由生产互助组大包耕、小包耕,固定代耕、票工代耕等办法,使固定代耕占全区烈军属总数的40%。农忙季节,地直和各县(市)直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干部、师生也积极响应地委号召,组织助收队,帮助烈军属收种。不少农业生产互助组,提出了为烈军属“先打先收”的口号。对于生活困苦的烈军属,政府给予物资救济。如虞城县1951年就发给烈军属救济粮8万斤,救济了1073户,3655人,占全县烈军属总数的30%。在城镇则以介绍职业,优先吸收烈军属就业为主。对烈军属子女的入学问题给予优先解决和特殊照顾,免费入学或优先享受人民助学金。据全区统计,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共发放给烈军属优抚款1亿元,粮70余万斤,老根据地补助粮款5.3亿元,马203匹。

  由于党的优抚政策宜传深入人心,烈军属的社会地位得到尊重,很多区乡干部非常关心烈军属,经常到他们家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区乡优抚委员会每逢年节都送礼慰问与祭扫烈士墓,给其以极大的精神安慰。一些群众还自发组织了慰问小组,经常到烈军属家里帮助打水扫地,使烈军属很受感动。全区上下一时形成了尊敬与爱护烈军属和民拥军、军爱民的好风气,既帮助烈军属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激励了前方将士的斗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随着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结束,商丘地区的抗美援朝运动也拉下了帷幕。



三、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基本经验




  1、普及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要让各级领导同志和一般干部正确认识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党委必须当成中心工作抓紧,而且必须看成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是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个主要关键。

  2、运动深广与好坏,要着重解决思想问题。事实证明那些地方思想搞得成熟,从思想上发动了群众,提高了觉悟,那些地方就搞得有声有色,不仅达到普及而且也深入细致,否则运动只会停顿在轰轰烈烈的阶段。发动思想启发群众觉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控诉运动。

  3、运动必须结合中心工作,推陈出新,步步提高。如镇反,扩军和搞好生产就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就是要搞好生产、镇压反革命.扩军等,这样就能很好与工作结合起来,运动也容易支持下去,为群众直接掌握。

  4、组织广泛的宣传力量,自上而下的包地区、包任务,一直到每人每户都有具体分工,加强责任心,通过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和原有骨干(代表、乡,村、街干部》及非党宣传网,形成一个强大的宜传队伍,这样才能易于普及。

  5、订立爱国公约是使抗美援朝运动经常持久的主要方法。为了防止形式主义,经过充分酝酸由下至上,由一人一户一庄到一乡或由一人一街一行业自下而上提出保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内容务求切合生产工作性质,条文务求简捷,这样的爱国公约比较具体而容易执行和检查,同时在群众控诉高潮已达到极点时,紧接订立爱国公约,这样易使群众化悲愤为力量,也是控诉最好的收获,不致有控拆后“松一口气”的现象,并要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及时修改,充实爱国公约内容。



 

 

 

豫ICP备12019704号 联系电话:03703288512 电子邮箱 sqswdsbyk@163.com
中共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技术支持:商丘亿博网络有限公司